班蒂喀黛(Banteay Kdei)有如塔普倫寺縮小版。
大約建於12世紀末~13世紀初之間,此處遺址在皇家浴池(Sras Srang)的旁邊,呈現出來的是屬於精緻的雕刻藝術,有別於吳哥恢弘氣勢,傳說是國王和皇后小憩之處,是由由Jayavarman VII 與Indravarman II 所建,由於他們兩人篤信佛教,所以這座寺廟自然是屬於佛教風格。
_DSC3918(001)

班蒂喀黛沒有高聳的廟塔,而是座平面的建,築整個神廟是由砂岩所建造而成,穿過了小四面佛的門,並沒有像其他遺跡一般的高高在上的殿堂,只有幽深的回廊像迷宮一般穿插在這砂岩所建造的神廟裡面。
_DSC3943(001)

裡頭還有宮奉佛像讓民眾膜拜,在左下角一旁的則是修行的僧侶。
_DSC3922(001)

_DSC3924(001)

由於以前柬埔寨內戰時,古蹟區幾乎是地雷區吧,有不少人誤闖被炸死或者殘廢,因此現在這些人只好靠著在古蹟區表演轉取生活費,他們很厲害的呢! 看你是哪裡來的遊客,就會演奏哪裡的歌曲,像是我們經過時,他們演奏的可是家喻戶曉的新鴛鴦蝴蝶夢唷。
_DSC3910(001)

在班蒂喀黛可看到保存狀況最好的人面塔
_DSC3907(001)

導遊解說中~ 導遊他們都有豐富的故事可以講,喜歡聽的人不仿多提問跟導遊互動。
_DSC3911(001)

通過塔門後沿著參道來到的是跳舞大廳,倒不是大家來到這裡都要跳舞才行,這裡的觀賞重點是跳舞大廳的石柱都有飛天仙女浮雕
_DSC3937(001)

這些浮雕是由粉紅色和粉綠色的石塊交錯堆疊雕刻的
_DSC3939(001)

為了防止古蹟崩塌,部分塔樓牆壁都會像這樣撐起架子,或者是用繩索綁住。
_DSC3952(001)

_DSC3963(001)

看完了此處的古蹟後,走出班蒂喀黛的東門,就可以看到皇家浴池(Sra Srang)的平台了。
_DSC3917(001)

皇家浴池 (Srah Srang) 是個700X300公尺的大水池,Srah是池塘的意思,由Rajendravarman建於十世紀中,Jayavarman VII改建,可以算是一座人工湖,主要功能為供應民生用水,及皇室沐浴淨身,這裡聽說也是個看日出和日落的好地點。

入口側有砂岩和磚塊堆砌的大平台,平台有雕刻精美的石造七頭蛇欄杆頭和蛇身構築的圍欄(如下圖右下角)
_DSC3978(001)

下圖遠處的這個平台當年可能是王室人員舉辦活動的看台或活動舞台。也是過去皇家舉行洗浴儀式的地方。
_DSC3970(001)

皇家浴池中央原本建有一座寺廟和其它之前介紹過的大水池一樣,現在只剩下石基而已,但岸邊仍然保留的著華麗的平台。當初也沒想到千年之後的今日,這裡竟變成了一般平民小孩戲水嬉戲的地方。
IMG_0839(001)

荳蔻寺(Prasat Kravan (又名喀拉凡寺)) ,是吳哥窟少有的紅磚雕刻建築,共分成三座塔,在中央塔內的紅磚浮雕刻有仳思奴大型磚雕,塔頂則是一個方型的開口,裡頭紅色的磚頭映著從塔中央透進來的陽光,就會泛著淡紅色的景象,有如天神仙女所在的聖地。
_DSC3987(001)

荳蔻寺主體建築是由五座磚塔所組成,坐西朝東,南北向的排成一列,此種排列方式極為少見。在荳蔻寺觀賞的重點就是在它的砌磚及磚雕,雖然組成時未使用砂漿,但磚塊與磚塊之間的密合度卻非常的好。
_DSC3983(001)

這幾座塔在1960年代整修過,所以也有在舊磚上補進一些新磚,這些修補過的新舊磚,分別還會在新磚上面刻印CA這兩個英文字母的標誌。
下圖可以看出來牆上的磚雕更為精緻。
_DSC3992(001)

荳蔻寺的浮雕非常的精細複雜且華麗,有活潑生動的人物肢體動作,也有細膩的靜態藝術之美。荳蔻寺和大多吳哥廟一樣朝向東方,繞到這五座磚塔的東邊,還能看到地面上有著引道的遺址,以及殘餘的些許塔門。
另外,荳蔻寺最迷人的就是磚塔內的浮雕,塔內右側的那面牆,是印度教帶來「美麗」與「幸運」的女神,
_DSC3993(001)

另一邊則是毗濕奴神頭戴寶冠騎在神鳥上、四隻手臂各持法器,下身短裙,裙帶飄揚的優美姿態。
_DSC4011(001)

arrow
arrow

    小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